青春励志网,励志的人都在这里!
微信公号:w7lizhi - 青春励志 - 中小学作文 - 范文大全 - 收藏本站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青春励志网 > 日志日记 > 读者文摘 > 文章内容

身后事

作者or编辑: 青春励志 发布: www.7lizhi.com 时间: 2013-03-25 阅读:

  身后事
  
  一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归宿;我们每个人的签子都在摇动的签筒里;它或迟或早会跑出来,把我们送上不归的小船。
  
  ——贺拉斯
  
  在我们老家,人过了六十岁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后事了。所谓后事就是人还健在就准备自己的棺材,以便防备生活的不测。青海湟水河一带,人们为了图吉利和喜庆,“棺材”不叫“棺材”,而叫“寿材”。
  
  父亲今年68岁,除了长期腿部带来的骨质增生外,他的身体基本没有什么病。四年前,父亲早早地买好了做寿材的柏木材料。这两年,他好几次在电话里给我说要请匠人来做材,都被我一次次劝阻了。我说你活得好好的,再等等,过几年做也不迟。听到我口气很坚决,父亲只好作罢。
  
  今年7月,父亲又几次来电,表达了要准备寿材的事情。他说人老了,无常的事情很多,村子里好几个上了岁数的人,头一天活的好好的,第二天突然说没有就没有了,家里连副材都没有,成为一辈子最大的遗憾。每次电话里,他总是把“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挂在嘴上。刚过了60岁时他还常说:人到了这个年龄活一天是一天,活一天赚一天,说不定哪天老天爷就把你收走了,早准备后事早安心。
  
  他以“天”为单位,算计人生终极的去向问题,仿佛他面对的不是一件悲伤的事情,而是一场欢愉的邀约。他把“死”看成一件很庄重的事情,如同信徒对信仰、对宗教般虔敬、坦然又自在。没有顾忌,也无所谓畏惧。在他的内心世界里,活着,仿佛就是和老天爷的一场赌博,好好的活一天,如同他的手气在光阴深处捞出了一些碎银,赚上一份稀薄的喜气,赢得一份坦然。我知道,在时间面前,再强硬刚毅的战士,也不是它的对手,唯一能够赢得时间的是,以一份泰然又淡然的心态和姿态,顺着时间的逻辑,生命的规律,无憾地挥手致意,向时间深处走去。
  
  那段时间,我每隔两三天就要给父亲打电话,和他商量请木工做寿材的事情。等父亲到村里请懂风水会算良辰吉日的先生到家里看好日期后,我汇去了两笔钱,让父亲请最好的匠人做材。父亲辗转方圆几里的乡镇,请来了手艺口碑都不错的匠人,开始了他今生最后的一件大事。
  
  整整一个星期,父母从县城赶回久不住人的村庄老家里,烧茶做饭,好酒好菜精心伺候匠人。有时候,给他打电话,电话里是咚咚当当的声音,那是木匠在刨打厚厚的柏木。父亲很自豪地告诉我,木匠说,他做了这么多年的木工活,很少能看到有人家用五指厚的柏木做材板。在父亲眼里,材木的厚度就是脸上的光彩,就是子女对老人的孝顺度,就是他此生最后的荣耀。父亲还得意地告诉我,木匠说过,用柏木做材,一百年都烂不了。材做好了,我也就放心了,你们就不要扯心我和你妈,万一哪一天我们真的不在了,你们也不要难过,更没必要难过,一想到我们两个老人最后有个厚实的棺材,我有时候晚上睡觉都能笑醒来。我知道,父亲说这番话,没有丝毫的夸张色彩。
  
  材做好后,在院子里吹了一周时间,父亲又几经打听,从甘肃请来了画匠画材。一星期左右的时间,两副材镶龙画凤,绘蓝涂红,勾花勒草,全部完工了。完工那天,按照风俗,父亲焚香烧纸,跪地拜祖、磕头祭天,买了一挂长长的鞭炮以宣告这最重要的事情画上圆满的句号。这预示着父亲做好了到先人那里报到的准备。听父亲说,那天周围的邻居亲戚都纷纷前来鸣鞭祝贺,披红挂彩,庆祝寿材落成。我不知道,那天父亲是以怎样的复杂的心情亲手燃起那挂预示着他渐渐回归泥土的盛事。我可以肯定的是,在遥远的一天,那副寿材像沉船一样,沉入时间的深渊,没有光亮,没有哀伤,悄无声息地将他带回土里,成为泥土的一部分,天空的一部分,星辰的一部分,自然的一部分,他伺候过的庄稼地的一部分,在那个遥远的国度里为我们画出一道两级世界的苍凉界线。
  
  我知道,在那简朴的仪式上,两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按照风俗亲手为自己最后的归宿盖上一面面大红的绸缎、毛毯、被面,他们心里肯定汹涌着说不出的滋味。他们脸上的表情就是夕阳下的天空,彩霞满天,夕照柔和,天地安详,当他们将这些象征喜庆的织物盖在材面上,印着龙凤的红色被面像一抹抹霞光,映照在他们花白稀疏的头发上,将他们脸上的皱纹映照成一条条河流,载着他们一生所经历的风霜、苦痛、喜悦、幸福、满足缓缓地流向远方,流向不知何时转弯停顿的地方。
  
  那天,远方的我,整天心里空荡荡的,像陷入一种时间的深渊,感慨自己的无力,感慨光阴的尖锐,感慨生活的纷繁和无常。
  
  二
  
  父亲的头发已经全白/但这近乎于一种灵魂/会使人不禁肃然起敬/依然是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要举手致意/父亲和我都怀着难言的恩情/安详地走着
  
  ——吕德安《父亲和我》
  
  按照故乡的风俗,老人们的寿材落成后就要选择良辰吉日,宴请宾朋,举行祝寿仪式。7月下旬,我请了年休假,从两千多公里的江南带着家人赶回青海高原为父亲的寿材落成操持贺寿材仪式。
  
  祝寿那天早上,天还没有亮,我和父亲早早地起床,从县城赶回村里,请叔叔家的孩子以及邻居们把两副重达几百斤的寿材从堂屋里抬出来,供在院子中央。
  
  九点多的时候,鞭炮声已经陆陆续续的在老家门前响了起来。左邻右舍、乡里乡亲、远近亲朋赶来祝寿。院子里父亲亲手栽植的花开的正艳,果树上的果子一串串一串串压弯了枝头,这些沾着父母气息的花木一起吸纳这古老仪式的喜庆。来宾们到齐后,我数了一下,不大的院子,老老少少,来了90多口人。
  
  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的外甥主持了祝寿仪式,几个叔叔将早早准备好的鞭炮拿到大门口引燃,鸣炮后,贺材仪式正式开始。由我父母亲自在院子中央敬香,将捏好的油灯置在寿材的前面,点着后祭祖宗。几乎一半的来宾都带来了绸缎、被面、毛毯,他们将这些东西一一虔敬地盖在父母的寿材上。接着由我们夫妻和哥哥嫂子为父母敬酒,叩首祝福。外甥念着,一叩首:感谢父母将我们带到美好人间;二叩首: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三叩首:祝福父母福比海深,寿比南山。接下来,由我姐姐和姐夫们敬酒、叩首祝福;随后,父亲的晚辈们,侄儿、侄媳敬酒叩首祝福,依次轮到孙子、孙女敬酒叩首祝福。

上一篇:失踪,或者是归隐 下一篇:湖熟,拾起文明的碎片
本文地址:http://www.7lizhi.com/duzhewenzhai/1645.html
本文标题:身后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