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志网,励志的人都在这里!
微信公号:w7lizhi - 青春励志 - 中小学作文 - 范文大全 - 收藏本站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青春励志网 > 生活健康 > 影视热圈 > 文章内容

中国元素在电影中的跨文化传播——基于《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个

作者or编辑: 青春励志 发布: www.7lizhi.com 时间: 2013-05-29 阅读:

  中国元素在电影中的跨文化传播——基于《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个案研究
  
  [摘要]在文化传播全球化的大潮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已初露端倪。本文首先从角色设置、布景造型、色彩基调三方面对《功夫熊猫》中中国元素的运用进行梳理,再通过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以及文化认同理论对电影进行进一步文本分析,看这部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由中国元素构架,并融入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好莱坞影片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成功跨文化传播的。最后,对其为何未出自中国做出一定合理反思。
  
  [关键词]《功夫熊猫》;中国元素;传播;编码
  
  《功夫熊猫》于2008年6月6在美国上映,全球票房六亿三千万美元,口碑甚佳。时隔三年,《功夫熊猫2》于2011年5月26在美国上映,周末票房4800美元,居北美周末票房榜亚军;2011年5月28在中国上映,首票房超6000万,周末票房过亿,打破纪录。①
  
  一、中国元素在电影中的体现
  
  电影的名字是一部电影最精炼的概括。《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名字就是由两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功夫、熊猫组成。
  
  角色设置
  
  两部《功夫熊猫》在人物角色设置和形象塑造上无不蕴涵着中国文化特色。熊猫是我国的国宝,阿宝也像熊猫原型一样憨态可掬、招人喜爱;盖世五侠是“五禽戏”中的原型,其所怀绝技分别代表中国武术的一门绝学;龟仙人像一位道家老者,身上蕴满了“无为、自然”的道家气息,它羽化成仙的一场戏,更是对中国道家传统思想的极致体现;沈王爷是一只孔雀,也是一种东方文化的形象。
  
  (二)布景造型
  
  第一部影片中阿宝生活的地方有青砖白瓦、亭阁楼台,俨然一派中国南方水乡小镇的景象。第二部开篇用充满了浓郁中国味的皮影戏介绍历史设定,这一幕似乎预示着第二部中的中国元素会比第一部更细致。高耸入云的皇宫通天塔、诗情画意的凤凰城,第二部对中国古典楼阁建筑等元素的运用更是达到极致。熊猫的黑白两色暗合了太极阴阳之理,片尾阿宝以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招式对阵沈王爷舰队的炮火并取得了胜利。
  
  两部影片里,人物吃的是包子、面条;穿的是长袖大褂、麻织品;用的是筷子、扇子、青花碗;玩的是爆竹、风筝;摆的是瓷器、中国画,这些全部是地道的中国特色。第二部中的青城山、宽窄巷、担担面、鸡公车等,更是将取景的原型锁定在中国的四川。
  
  色彩基调
  
  在第一部中,影片一开场是阿宝的梦,导演便用红色奠定了全片的色彩基调。在梦境中,背景都是用红色打底:红色的桌木、红色的天空、红色的光线,塑造出了阿宝激昂、热烈、执著的大侠梦。选神龙大侠的场景也是一片红红火火,将阿宝炸上天的红鞭炮,寺庙的红瓦红柱,漫天的红礼花……
  
  第二部中很多场景都用到了红色。但在第二部中还有另一主色调——绿色。师父的袍子变成了绿色,神秘的练功区是绿色的,阿宝记忆中与父母在一起的家园是绿色的,还有第二部中的主场景——青城山,更是一片青翠。第二部中的绿似乎与红形成一种呼应。红绿辉映也是中国色彩学运用上的一种特色。
  
  二、霍尔“编码”理论及“二次编码”理论的应用
  
  融合了如此多的中国元素,却是美国出品,这中间必然经历了一个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的过程。
  
  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提出的“编码解码”理论作为传播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在今天也被广泛应用于传播学现象的解释中。所谓“编码位于传播者一端,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具体符号或代码。译码位于受传者一端,指的是将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传播者所传达的原初的那种信息或意义”②。传播的目的就是把编码者所含有的意义最大限度地传递给解码者,并得到解码者的认同。
  
  一次编码
  
  各民族都有向世界传输本民族的精髓文化并期望这些文化能获得世界人民欣赏与肯定的欲望。中国将本民族的文化经过有意识的挑选,进行编码后,有目的性地向世界输出,这称其为“一次编码”。之后,中国文化此时作为一个多语义、开放性的成品等待持不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世界民众对其进行解码分析。在经历了各民族的“文化解读断裂”和“文化误读”等一系列的无意识偏差解读后,此时在异域的中国文化,应确切地称为“他者眼中的中国文化”。
  
  两部《功夫熊猫》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文化编码传输的一次巨大成功。首先,说明中国文化获得了美国人民关注。尽管“他者眼中的文化”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两部《功夫熊猫》中对中国素材的应用几近原汁原味,电影中每一个中国元素细节几近无可挑剔。其次,说明世界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两部《功夫熊猫》为好莱坞敛财无数,这是电影的成功,是美国的成功,从中更能看到中国文化及其跨文化传播的成功。
  
  二次编码
  
  外国电影中,《功夫熊猫》对中国素材的运用前无古人,但溯其表达的精神层面,就会发现影片所蕴涵的个人英雄主义、宿命论、“美国梦”等却远远异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在此,好莱坞对中国文化进行二次编码,将本土价值观融入其所感兴趣、理解、吸收的中国文化中,对信息进行可被全球观众接受的中国外延、美国内涵式编码,作成文化产品向世界输出。二次编码是一次语言的转换与文化的对接,《功夫熊猫》即是一次对中国文化“二次编码”的产物。
  
  二次编码催生了文化的变异,这种变异多发生在以空间转移为基础的跨文化传播中。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与交流速度的加快,文化变异是异域跨文化传播的必然产物。“所谓文化变异是指某种文化在异质文化环境中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情况下吸收异质文化要素而变成一种既有该文化原先某些特征,又具有异质文化的部分特征的新文化产物的现象。”③例如在《功夫熊猫》中,阿宝作为一只熊猫除了固有的憨态可掬外,又增加了一点美式的嬉皮幽默。

上一篇:《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3D技术拓宽电影市场的奥秘 下一篇:论动画片中的声音设计
本文地址:http://www.7lizhi.com/25life/3816.html
本文标题:中国元素在电影中的跨文化传播——基于《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个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