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志网,励志的人都在这里!
微信公号:w7lizhi - 青春励志 - 中小学作文 - 范文大全 - 收藏本站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青春励志网 > 生活健康 > 影视热圈 > 文章内容

简析新浪潮电影的“时空迷失”

作者or编辑: 青春励志 发布: www.7lizhi.com 时间: 2013-05-29 阅读:

  简析新浪潮电影的“时空迷失”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浪潮电影的时空特性的分析,说明新浪潮电影中的“时空迷失”的现象,是因为现代人的精神上“自我迷失”所致,并试图用“文明的悖论”来解释这一现象的根源。它们的美学特征最突出的就是反对理性,反对传统,反故事构架,特别注重表现人的主观体验和心理活动;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杜撰、想象、潜意识活动,表现现代人生存的迷茫、困惑和徒劳,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新浪潮电影”均不同程度地在影片中表现出类似“心理化”的特征。
  
  [关键词]新浪潮电影;心理时间;自我迷失;异化
  
  一
  
  现代西方文明的高度发展的过程,是人从“信仰本位”的奴隶转变为“金本位”的奴隶的过程。“信仰”的丧失,导致了人的“自我”“存在意义”的丧失。畸形文明的病症是肿胀的物质拥堵和精神上的严重贫血,于是现代人开始“寻找自我”,“呼唤自我”,但呼唤出来的却是“本能”这一“魔鬼”,并把它作为顶礼膜拜的精神的“对等物”。因而产生了各种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以及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它们用“非理性”这一大工业文明的精神“排泄物”如化肥般地滋养着现代文学和艺术,同时也充斥到现代电影中,其中比较典型和突出的就是早期的“法国新浪潮电影”①。它们的美学特征最突出的就是反对理性,反对传统,反故事构架,特别注重表现人的主观体验,心理活动;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杜撰、想象、潜意识活动,表现现代人生存的迷茫,困惑和徒劳,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
  
  “新浪潮电影”均不同程度地在影片中表现出类似“心理化”的特征。
  
  柏格森的反理性的“直觉主义”②哲学认为:“要充分表达人的内心体验,用一般的时间序列是不适用的,而需要把过去、未来和现在各个时刻互相倒置,互相渗透,因为人的意识活动是很难按照一般时序来进行的,因此提出了‘心理时间’理论。”“新浪潮电影”在把这一理论付诸实践时,就必然产生了银幕上的“心理时空”关系。在这类影片中:冷漠的视角,神经质的时空跳切,镜头乏味至极的静态搁置,串肉丸子似的“事件”的“偶然”连续,各种镜头所表现的细节难堪和别扭地衔接以及画面无意义闪现和重复等,构成“心理化的时间和空间”的基本模式。“新浪潮电影”几乎都没有传统电影“故事时空”的理性构架,没有因果关系导致的某种必然性,只有“存在主义”③似的“偶然”“存在”和事件的“偶然”串联。
  
  例如安东尼奥尼的《夜》④中的一个场面:“女主角朦胧地意识到她和丈夫的爱情将要消失。她无目的地在街头、公园和空地上徘徊,好奇地看着一个邮差模样的男人靠在墙壁上吃东西,从他身旁走过,过了一会儿又回头瞥了一眼,那男人也在看她。地上扔着一只旧的时钟,丽迪亚停下呆呆地望着那只钟。喷气式飞机发出轰鸣声从上空飞过。她不由自主地仰望天空,然后隔着玻璃窥视一座建筑物的内部。屋里坐着一个男人正在看书,他注意到站在窗外的丽迪亚。她慌忙地离开。”这些镜头的无意义堆积,却使观众产生一种空洞、虚幻、冷漠和近乎绝望的心理印象。
  
  再如戈达尔的《精神力竭》和《周末》⑤,其中演员表演完全是即兴的,由冲动引起的补充性对白,暴力行动几乎是随意发生的,演员们除了表演愤怒和歇斯底里外,很少做任何其他姿势。摄影机永恒地运动,镜头奇怪、别扭地衔接,其间时空关系捉摸不定,乱成一团,让人“透不过气来”。戈达尔极富想象力的运用时空剪辑来暗示现代社会导致个人的极度不安定。 显然这种“自画像式影片”中“透不过气来的压力”来自戈达尔本人对现实的心理感受。
  
  显然,这类电影并非要给观众“演”故事,而是让观众获得一种“自恋”式“内心体验”。
  
  二
  
  雷乃的《去年在马里安巴德》⑥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这种时空的心理化现象。
  
  《去年在马里安巴德》中角色没有姓名,女人叫A,可能是A的丈夫的男人叫M,或者是A的情人的男人叫X。他们处在“另一个世纪巴洛克式的建筑物中,晦暗而华贵的大厅,走廊看不到尽头……”环境也是难以确定的“资产阶级上层生活背景”。游移不定的大景深空间,下意识的镜头的闪切,多次重复同一个镜头,闪烁不定和一闪而过的场面,对似乎无关联的视觉元素的自由连接,构成了非角色化的,扑朔迷离的“心理时空”关系,其间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既可能是X又可能是A的回忆和臆想,在这宏大而精美的场景群中交织。由于镜头意识流组合的不确定性,影片中的很多场景的空间关系也是极其暧昧的。如:X和A在对话,相互切换时,X和A背景却一会儿是室外一会儿是室内,她们好像同时既在室内又在室外;甚至作为他们谈话的背景雕像,也是一会儿在露台上,一会儿又出现在花园,并且同一个角度的露台后面分明是个广场,当镜头再切换回来又变成了一个湖,那么X和A同时是既在露台上又在花园里?还是露台和花园的后面既是广场又是湖?这样的空间好像在我们梦境中才会见到,但它异样的清晰,又是梦里所不能见的。
  
  最暧昧的是X对A的占有场面。“这是一年多来对A的恋慕之情达到疯狂地步的X,在意念上,要占有A来满足自己欲望和幻想呢?还是表面上假装冷漠但实际上却心中暗暗谋求一种强烈的爱的A,表现出的欲望的幻想呢?这里出现了两种“可能”。但是对此“是影片编剧罗布-格里耶⑦提出的假设”呢?假设“X是现实中比较粗野的男人也可能(对A)发生此事”。这里又出现第三种“可能”。但是,作者主张“三个主要人物都与此场景无关”。“最重要的惟一的时间,就是这部影片的放映时间,最最重要的惟一的人物就是观众。这个故事完全是根据观众的想象拍成的。”影片作者把这诸种“可能”竟然推给了观众。认为X对A的占有场面是“根据观众想象拍成的”。影片内容的不确定性已超出了影片本体范围。

上一篇:从穿越剧看青少年的“穿越”情结 下一篇:数字时代“现实性”不再是电影的惟一
本文地址:http://www.7lizhi.com/25life/3807.html
本文标题:简析新浪潮电影的“时空迷失”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