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志网,励志的人都在这里!
微信公号:w7lizhi - 青春励志 - 中小学作文 - 范文大全 - 收藏本站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青春励志网 > 青年创业 > 创业故事 > 文章内容

“万圣书园”依旧青春活力(2)

作者or编辑: 青春励志 发布: www.7lizhi.com 时间: 2013-01-18 阅读:

“如果这种店很多,倒还有得比较,如果举目望去已经所剩无几—不仅北京,全国也所剩无几—的时候,大家慢慢知道,原来维护这件事情真的很难。”刘苏里说。


关于万圣,外界曾有各种传言。人们不相信万圣这样一个独立民营书店背后没有某种力量的支持。刘苏里说,“(他们)后来才发现,是很多力量在支持,这种力量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万圣的顾客有)大企业家、经济界精英、学术界权威……这样一个地方,你怎么能让它垮呢?”

“(万圣)这个系统变得像城堡一样,把这一件事和这里的人,庇护在这个空间里头。然后有一个更大的外围,在庇护这个堡垒。”

十年后的回报

“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释放有些事情的本质。万圣经营了七八年,后面很多事情想都想不出来;经营15年,一部分故事就呈现出来了;开到20年,它的全部特性展现出来,灿烂无比。”

刘苏里对记者讲了一个“在绝大部分书店不可能遇到”的故事:

那些年,少年经常蹲在书店墙角里看书,上午开门进来、夜里打烊离去。只因囊中羞涩,少年很少买书。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少年。四年大学生涯结束,便各奔东西。尽管散落在世界各地,总有些人和万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后来刘苏里发现,那时的翩翩少年,变成各种各样的人,都回来了。于是常常遇到刚下飞机、拎着行李箱直奔万圣的人;也有人去机场前到万圣买一堆书,带一部分,寄一部分。

最近有一个网友在微博上写到:当年我在万圣看了7年书,4年大学、3年研究生,可是没买几本。有机会我一定要回报万圣。立刻有人跟帖:我也是。

当初这些从高等学府走出来的年轻人,(http://www.7lizhi.com  创业项目)背着空空的行囊离开;若干年后,他们当中有了县委书记、地产商、实业家和学术界专家,开始不断洄游,成为支撑万圣存活发展的主要人群。现在万圣书园来自北京、外地、海外顾客的收入各占1/3,周边小区贡献的收入仅为1%。

醒客咖啡

说起万圣,就不能不提到醒客咖啡。2001年,万圣迁到成府路123号时,开了一间咖啡厅,这就是醒客咖啡。其本意是为顾客买书后提供个歇脚的地方,后来竟成为万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说说醒客咖啡的两个段子吧,一个很励志,另一个也很励志。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刚进出版业的小伙子,经常在醒客咖啡寻找作家。他很有耐心,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等待对方空闲下来,上前递一张名片。就这样,他认识了很多有名的作者。后来他不经常来了,听说事业做得蛮大。第二故事的主角是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当时赵刚出版了新诗集,要在醒客咖啡新闻发布会。了不得,这么小的地方肯定要挤破了,店员们费尽心机布置好场地,结果当天除了赵请的20多个媒体,一个读者也没来。

起初刘苏里会记录发生在万圣书园的故事,后来故事太多,干脆撂笔。万圣书店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还是让旁人来记录吧。

小镇上的老店

在万圣,1/3的员工已经跟了刘苏里七八年,时间最久的是一位采购,15年。刘苏里和太太一起经营万圣,他说,我太太管理很开放,很多人离开后又回来了。

“万圣很大一批跟我们很长时间的人,都是很怪的人。”刘苏里说。书店前任店长2004年到万圣,两年前要跑到云南去种香蕉,新址刚开业就回来了;物流部主任到万圣也10来年了,几年前要去跑运输,刘苏里说走吧,滚蛋!不久前打电话要回来,刘苏里说那就回来吧。“最近我们正嘲笑他呢!”刘苏里笑着说。

万圣在规模上只能算是个作坊,但小企业有小企业的管理方法。为了留住员工,不仅给员工提供集体宿舍、有专门的阿姨做饭,管一日两餐,甚至员工家里有困难也要出面解决。曾经采购部一名员工的弟弟生病,要动大手术,家里负担不起,最终是万圣出的钱;一个家在四川的员工,家中母亲重病,去年过世。之前3年间,他一年要回去好几趟,一次一个月,来回路费万圣承担,工资一分不少;物流部主任之前从未坐过飞机,回家相亲,刘苏里让公司给他买了机票,让他对象知道他是坐飞机回去的……“都是因为他们跟了我们太多年,像家人一样。”刘苏里说。很多员工在万圣谈恋爱、结婚、生小孩。

我和一名书店员工聊,这个只身北漂的21岁浙江小姑娘说:“我喜欢这里,如果光想着工资,我就不在这儿呆了。吃得很好,大家也很好相处,没想过未来。”店长杨威不愿接受采访,只是说过得很好、没想过其他的。

万圣像一个小镇上的老店,所有人都很安逸、快乐,无所求。然而,和所有店铺一样,万圣面临着房租和人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万圣的薪资待遇不是行业里最高的,但自1993年成立以来也已经翻了三番。公司总共有30多名员工,工资是最大的费用支出,每年能做到略有盈余。也曾有资本方试图和刘苏里接触,几个来回后,圈里人都知道这不可能。万圣至今全部依靠自有资金运转。

此次搬迁之前,万圣和成府路123号的房东签了10年租约,期间房租涨幅有限。新址物业方北大资源集团又提供了很优惠的条件,这一次租约签了六年,已经是上限的两倍(这也与刘提到的“很多力量”有关)。

“六年足够了,过了这六年,万圣就再也不会死了。”对于新店,刘苏里还有些期许。700平米,书架之间显得有点挤。他希望能再有100平米,咖啡厅增加20多平米,书店增加70~80平米。“周围有房子,但得等。我们最有耐心了,慢慢熬嘛!早晚有一天把他们都熬走,哈哈……。”成府路上,仅存的两家比万圣历史更悠久的门店都是银行。

刘苏里最早下海做印刷合同,很赚钱,做书店后发现投入和产出太不成比例。1995年,他内心充满矛盾:经营书店算来算去都不挣钱,却又不甘心。1996到2004年间,出版、连锁、网上书店,几乎做了个遍,最后发现,自己只会开书店。“后来很多年我们不再想别的事情了。”刘苏里说。

除了万圣这样的特例,很多书店在互联网阅读、网上书店的冲击下都岌岌可危。刘苏里认为,这个行业不赚钱,但凡经营书店,都是有些想法的。书店征税虽然绝对数不高,但相对那点微薄的利润,就显得很多了。据相对可靠统计,书店全行业年纳税额不足30亿元。“这近30个亿给了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情况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没有书店的城市是不可想象的。”刘苏里说。



上一篇:有关艰难的创业故事-发苦的牛奶糖 下一篇:优菜网经营失败在供应链短缺
本文地址:http://www.7lizhi.com/23qncy/627.html
本文标题:“万圣书园”依旧青春活力(2)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