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志网,励志的人都在这里!
微信公号:w7lizhi - 青春励志 - 中小学作文 - 范文大全 - 收藏本站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青春励志网 > 心灵鸡汤 > 生活随笔 > 文章内容

古代艺术市场:丝缰不受黄门控(2)

作者or编辑: 青春励志 发布: www.7lizhi.com 时间: 2013-03-12 阅读:

虽然开封相国寺在南宋偏安之后不久便衰落了,但南宋临安城内,“御街应市”,在御街两旁,“有三百余人设肆”,其中就有“作画”的市肆,有“纸画儿铺”、“陈家画团扇铺”等。当时在朝天门有售卖年画的市场,出售各种各样的书画作品。每年二月初八,在钱塘门外举行庙会,艺术家都会带上自己的作品赴会。当时民间主要买卖的是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的作品,如有人摹绘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每卷售金一两;画家李东在临安御街贩卖自己所画的《村田乐》《尝醋图》之类。

在社会的中上层,则是另一番景象。周密《志雅堂杂钞》载:“四月二十八日,庄肃蓼塘,出示周昉《挥扇图》,高宗御题,元张受益者。张萱《鼓琴仕女》,明昌御题,有明昌诸印,曾入贾公家。董源《溪山图》,高宗御题,元王子庆物。董源着色《山居图》,元是予得之子珰,后归许氏者。余作四定与许,许作八定与庆。”

到了元代,五代两宋的画院制度被废除,画院中的职业画家退出了画坛,文人自然而然填补了这一空缺。在文人看来,绘画的正当动机,在于“寄兴”,作品不可用来出售,只宜投赠知音。如果在画中卖弄自己对实物的描写如何几可乱真,便是屈从一般大众的写实口味了。这也违背了文人画的创作规范。据董其昌《容台集》载:“吴仲圭(吴镇)本与盛子昭(盛懋)比门而居。四方以金帛求子昭画者甚众;而仲圭之门阒然。妻子顾笑之。仲圭曰:‘二十年后不复尔。’果如其言。盛虽工,实有笔墨蹊径,非若仲圭之苍苍莽莽有林风气。”盛懋的作品被当做迎合市场的媚俗之作,而吴镇追求的不是浓艳抢眼,而是委曲婉转的效果,较为契合文人的理想。

后来,文人们发现,他们以“赠画”的方式得到富人的回礼馈赠,既可改善拮据的生活,又无损他们的身份。因此,是否卖画赚钱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画家能否不受赞助人左右而独立创作,以及画家是否有深厚的学养,进而在画中注入深刻的情感。元末大画家王冕善画梅,“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人讥之,冕曰:‘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为人家作画师哉!’”王冕觉得既然是为糊口卖画,斤斤计较也是无可厚非的,足见当时绘画商品化观念之深。

在观念的转变下,人们不再讥讽揶揄士人卖画,得画付钱成为上下通行的规范。元代公开卖画者,就有身居一品高位的赵孟頫、富甲一方的大画家倪瓒。倪瓒除了画画,“平生无他好玩,唯嗜蓄古书法名画”。为了收藏更多更好的书画,倪瓒唯有以卖画养收藏—“每发挥于缣素间,苍劲妍润,尤得清致,奉币贽求之者无虚日。”而一代画师赵孟頫,“亦爱钱,写字必得钱,然后乐为之书”。这说明赵孟頫已经有了自觉的市场意识。所以当时的评论家形容赵孟頫的画:“空留遗迹传身后,一纸千金争买售。”

当时,“一纸千金”便是评论家们的口头禅。如论李士行的画:“李侯画手名天下,(http://www.7lizhi.com 励志视频)一纸千金不当价。”论钱选的画:“此画老钱暮年毛,真成一纸值千金。”论陈琳《文禽》图:“昔非千金勿轻与。”

“岁获千金”

进入明朝,古玩书画成为清雅的代名词。明代袁宏道说:“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明末松江人陈继儒著《小窗幽记》,称“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心目间觉洒空灵,面上尘当亦扑去三寸”,又称“胜友晴窗,出古人法书名画,焚香评赏,无过此时”。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明代艺术市场进入全面繁荣的前夜,上有宫廷画家作画售卖,下有民间画师卖画谋生,加之大内藏品渐次流出,市场流量相当大。明代陈昌说“丝缰不受黄门控”,即是艺术市场繁荣的结果。“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伯虎的这首诗向世人说明:无论何种地位何种身份的艺术家,用自己的作品通过市场换取金钱,不再是丢人现眼之事。

大画家文徵明,“德尊行成,海宇钦慕。缣素山积,喧溢里门。寸图才出,千临百摹。家藏市售,真赝纵横”。他的名声,天下皆闻知,图刚画成,便有人挤上门来争购。“吴中四家”之一的祝枝山,是“明中期名冠第一的大书法家”,亦有“海内索书,贽币,辄辞弗见”的盛况。就连家境殷富的陈淳、在朝为官的夏昶,也加入到卖画者的行列。太常卿夏昶,楷书、画竹为当时第一,“番胡海国,兼金购求”,故当时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说。

到了清代,书画市场发展到了中国古代艺术市场的鼎盛时期。无论画得好的、画得不好的,名气大的、没名气的,都要在书画市场中一显身手。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的《国朝院画录》正式收录的清代画院画家不过81人,仅有33位留下名字。事实上,江南地区任何一个州府所辖地区,画家人数都远不止于此。

自明嘉靖到清康熙年间,苏州一直是当时的艺术中心。苏州在元代本是绘画中心,由于明初的战乱,不少画家或被流放或离世,画坛有些一蹶不振。明中期,因京城迁至北方,对苏州的约束力相对减小,商贾、名宦、文士云集苏州,使之成为大都会。“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生动地描绘了苏州当年繁荣昌盛的情景。

乾隆年间,扬州因为盐商云集而兴盛一时。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大批画家聚集此地,作画卖画,领一时风骚。郑板桥更是明码标价,说出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此笔榜一出,画家明码标价出售作品更是蔚然成风。

上海博物馆藏《郑板桥偶记》中记载了当时扬州地区画家们“皆以笔租墨税,岁获千金,少亦获百金”。据郑板桥公示的润格,可知郑板桥一年须制作并卖出250幅作品。这个数字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个天文数字。实际上,这是当时诸多在扬州谋生的画家所面临的现实窘境。石涛的画价很高,但他仍然不得不长时期工作,以应付各项开支,如材料、装裱、代理佣金、礼物和医药费等。“扬州八怪”生活困顿绝不仅仅是因为命运多舛,更多的是因为当地市场竞争激烈。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扬州“具名气者达一百数十人之多”,可见靠卖画谋生实属不易。因此,金农在51岁时还不得不把收藏的名画拿出来换米;华喦在乾隆五年(1740年)除夕因卖画收入太少而无钱返回杭州过年,不得不拖着病体谋取衣食。



上一篇:古代艺术市场 下一篇:人生之说
本文地址:http://www.7lizhi.com/xinlingjitang/shenghuosuibi/1385.html
本文标题:古代艺术市场:丝缰不受黄门控(2)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