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志网,励志的人都在这里!
微信公号:w7lizhi - 青春励志 - 中小学作文 - 范文大全 - 收藏本站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青春励志网 > 感悟人生 > 生活故事 > 文章内容

古代如何保证饮用水卫生?

作者or编辑: admin 发布: www.7lizhi.com 时间: 2013-03-12 阅读:

古代如何保证饮用水卫生?

中国最早保护饮用水源的行为,应该出自于对井水的保护。

井,是古人最重要的饮用水设施。传说,井是五帝中颛顼的后代、秦始皇嬴政的先祖伯益发明的,《吕氏春秋》中所谓“伯益作井”,说的就是这件事情。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在上古时期,已流行开凿和使用水井,在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和郑州商城遗址都发现了这一时期的土井。

其实,在更早的原始社会,中国古人就已使用井了,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便发现了一口水井。到春秋战国时期,水井已非常普及。1956年,在今北京西南的古燕国都城蓟城遗址上,在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的考古发掘工作中,曾发现151口从春秋、战国至东汉等各个时期的水井。

作为重要的饮用水源,古代中国人特别重视保护井水,保护井水甚至成为古代公民的道德守则。

《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八卦,卦名便是“井”,这反映了井在时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卦辞中便透露出时人是如何保护井和井水的。主要采取三种手段:

1.“渫”。东汉荀爽认为,渫是去秽、清洁之意,类似后世的淘井,定期清除污泥,使井水清洁。这一做法后来成为一种民俗。春秋时期每年春天都要淘井一次,《管子·杂篇·禁藏》中记载了当时的情况:“当春三月……杼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大概意思是,每年春天三月份淘井换水,消除水里的致病物质。到汉代,水井保洁则定在夏季用水高峰来临时的夏至,《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是日浚井改水。”提高水质,以减少因直接饮用不洁井水而引起的季节性疾病的发生。

2.“甃”。三国时虞翻解释,“以瓦甓垒井,称甃”,就是改进造井工艺,(梦想文章 www.7lizhi.com 人生智慧)用陶瓦片加固井壁,防止和减少泥土散落井水中,目的除延长水井使用寿命外,也意在井水的保洁。

3.“幕”。此法是给水井加上盖子,防止杂污物掉进井中,污染水源。到北宋这一条更受重视,当时都城东京(今开封)街头的井都设有围栏,盖上盖子,讲究一点的上面还搭建一个棚子,井盖上锁,防止老鼠、臭虫落入井内和调皮的孩子往井里乱扔杂物,把井水弄脏。

古人如何喝上“纯净水”?

水源于大自然,难免受到污染。古代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加强水源保护的同时,也发现和找到了不少给水消毒,让饮用水更为卫生的办法,喝上“纯净水”。

井水也分三六九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水部》中有这样的观点:“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明许次纾《茶疏》称,“古人品水,以金山中泠为第一泉”,这种水其实就是山泉,从地脉远处来的,被视做泡茶的最佳用水。近处江湖渗来的井水次之,至于城市近污水沟渠、下水道的井水,水质最差,根本不能直接饮用,“气味俱恶,不堪入药、食、茶、酒也”。

对水质较差的井水,最简单的处理办法是将水烧开,待其冷后杂质便澄沉下来。烧开水是古人喝上纯净水最简单、最便宜的方法,这在今人看来太小儿科了,古人却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才发现和确立之。

如果用水量大,“烧煮法”显然是无法满足需要的,也浪费柴草燃料,增加成本。那怎么办?大家都知道,黄河水杂质最多,很浑浊,但黄河船夫却有一种方法,使浑浊的黄河水变得如山泉一样干净、甘甜,此即《茶疏》记载的“舟人以法澄之,饮而甘之”。

至于明代黄河船夫到底用的是什么妙法,许次纾在书中没有交代。推测或许是明末学者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记载的方法:“寻常定水,矾、赤豆、杏仁、雄黄、石膏皆可。”所谓“定水”,就是制作纯净水,使水干净卫生的程序。

古代有饮用水源保护法吗?

为了保证供水,古代城市也都重视供水设施的规划建设。在1977年开始发掘的东周阳城遗址上,便发现了即使在今天也不落后的城市供水设施:供水陶制管道暗埋于地下,设有澄水池、阀门坑。澄水池又叫“澄槽”,相当于现代水厂的沉淀池,水经澄槽沉沙、澄清后,再入城供居民取用。

有些朝代的皇家还设专用水源,搞特供。如元朝,专门挖凿金水河,汇集玉泉山诸泉之水,从和义门(今西直门)南水门引入城中,流经宫苑,注入太液池,作皇城的饮用水源和宫苑用水。

建设供水设施,是从硬件上完善饮用水的供给和保护,古代还从“软件”上进行管理。历朝都设专门的“水官”,负责水资源、水安全,汉代的“水长丞”、西晋的“都水台”、隋唐后的“都水监”,保证城市供水也是他们的分内职责之一。

为保护饮用水源,古代还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惩不文明、不道德行为,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立法保护”。如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在赵昚(宋孝宗)当皇帝的乾道年间,城市最大供水源西湖受到人为污染的威胁,市民有向湖内倾倒粪便、垃圾的不良习惯,安抚周淙奏禀宋孝宗降旨,“禁止官民抛弃粪土,栽植荷菱等物于湖内,违者严惩”。内臣刘敏贤、刘公正霸占湖面,濯污洗马,污染湖水,遭举报弹劾被免职。罢其官的最重要理由之一是,“以一城黎元之生,饮污腻浊水而起疾病之大灾”。

元朝,皇家饮用水都是通过金水河进来的,尽管属皇家特供水道,水体也受到人为污染的威胁,夏天竟然有人跳到河里洗澡、洗马,弄脏水体。

至治二年(1322年)五月,元英宗针对金水河污染的问题,作出专门批示(敕),据《元史·河渠志》(卷六十四)记载,当时元英宗是这样说的:“昔在世祖时,金水河濯手有禁,今则洗马者有之,比至疏涤,禁诸人毋得污秽。”《都水监纪事》说得更明白:“金水入大内,敢有浴者、浣衣者、弃土石瓴甑其中、驱牛马往饮者,皆执而笞之。”

元朝这项规定,可以看做是古代保护饮用水源的立法行为。在金水河内,不要说洗澡,连洗手这类小事都被严格禁止,如果被发现会通通被抓起来,处以笞刑。

除了朝廷禁令,古代也出现了地方性护水法规。清代时,江南水乡苏州便有这样的规定。雍正年间的苏州虎丘附近遍布染坊,工业废水直排入河,导致“满河青红黑紫”,河水根本无法饮用,引起民愤。乾隆二年(1737年)当地颁布禁令,并刻石立于河道旁边,这便是《苏州府永禁虎丘开设染坊污染河道碑》的来历。碑文明文规定,“染作器物,迁移他处开张”,“如敢故违,定行提究”。



上一篇:可能世界的幻象 下一篇:施舍与救助
本文地址:http://www.7lizhi.com/ganwurensheng/shenghuogushi/1399.html
本文标题:古代如何保证饮用水卫生?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